1. 首页
  2. 教育教学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陈氏通背拳在鹤壁市开展的现状研究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武术的传承已经密不可分,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武术教育改革思路也正以“武术进校园”的形式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该篇文章作者运用了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行动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从武术传播着手,系统分析了陈氏通背拳在社会和学校的传播影响力,其目的是为陈氏通背拳的传承培养后备力量,为陈氏通背拳的发展提供条件;也是为了相关部门制定适宜的政策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陈氏通背拳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以及相关场所”。为了顺应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这一趋势,陈氏通背拳传人首先积极响应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武术教育改革思路,以学校为依托来传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特有的和谐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涵,其次在社会各界大力推广陈氏通背拳的教授与表演以扩大陈氏通背拳的社会影响力。

一、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通背拳的起源与历史

陈氏通背拳起源于鹤壁市陈家湾陈氏始祖陈管三,距今600多年历史,中原著名拳术之一。明朝永乐年间,陈管三随皇帝南征北战,在长期的厮杀中练就一身高超武艺,身怀绝技,出手不凡。其后解甲归田,教授子女武艺,此为陈氏通背拳的源头,陈氏后人世世代代对武术不断改进终使拳术日臻完美,自成体系。

二、陈氏通背拳在学校的传承与研究

2017年初,陈氏通背拳鹤正式将鹤壁市湘江小学作为陈氏通背拳传承基地,六名体育教师均拜陈氏通背拳第二十六代传人陈保江为师,学习陈氏通背拳,就此拉开陈氏通背拳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的序幕。

同年5月,全体体育教师协同陈保江师傅创编《陈氏通背拳武术健身操》,并在学校积极推广,全体教师利用体育课教授武术健身操,深受广大师生喜欢,并在学校迅速推广;同时还不断完善陈氏通背拳的体系,八月份,二十六式陈氏通背拳也创编成功,与此同时,校本教材《陈氏通背拳》也在有序的编纂,经校领导协商,鹤壁市湘江小学确定以陈氏通背拳为大课间的核心,重新编排大课间,经过全体体育教师的辛勤努力,2018年初,鹤壁市湘江小学陈氏通背拳武术大课间正式创编成功。与此同时,陈氏通背拳在校园的推广与传承的体系基本完善。以湘江小学为媒介,陈氏通背拳在鹤壁市学校开始小有名气,不断有学校主动联系陈保江师傅学习陈氏通背拳。

除此之外,陈氏通背拳的发源地鹤壁市山城区陈家湾村的陈家湾小学、鹤壁市第七中学也开始习练陈式通背拳,鹤壁市山城区体卫艺站决定陈氏通背拳作为地方武术特色向山城区学校推广传承,山城区学校认真落实,陈氏通背拳在山城区全面推广,参与人数和普及面积迅速扩大,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陈氏通背拳迅速在鹤壁市得到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校和陈氏通背拳团队的努力下,体系逐步完善,知名度和习练人数大幅度提升,并在不断推广与传播。为进一步的加强在鹤壁市的推广与普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中小学生武术锦标赛,专门将陈氏通背拳列为比赛拳术,制定各级别的比赛,通过竞赛的宣传,为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了解和学习陈氏通背拳搭建平台,进一步促进陈氏通背拳的学习和传承。同时,作为武术教学的拳种,还可以与教育体育部门协商,制定出武术教学大纲,让陈氏通背拳走进教学大纲,分层次有目的走进课堂,通过课堂向更多的学生推广传承。

三、陈氏通背拳在社会的推广与传承

陈氏通拳背团队通过学校的平台,在鹤壁市享有一定的声誉后,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向全市推广。以一条主线,即推广传承陈氏通背拳,两路种模式(一种为通过学校的家校合作的模式,教授学生家长陈氏通背拳,一种为在鹤壁市淇滨区三和佳苑会所一楼教授广大武术爱好者和喜爱武术健身的朋友)。陈师傅每学期抽两次时间到学校指导家委会成员习练陈氏通背拳。此外,每周五晚七点准时在三和佳苑会所一楼与广大武术爱好者切磋交流,还组建陈氏通背拳学习交流群。

在快速发展多媒体时代,陈氏通背拳的推广与传承应充分利用发达的多媒体进行宣传和教学,通过整理和规范,录制陈氏通背拳的教学视频和宣传视频,方便更多的朋友学习了解。陈氏通背拳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拳种,作为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充分发挥其健身价值,通过公园、广场等健身场所向中老年朋友推广,让他们习练自己家乡的武术,还能近距离接受陳氏通背拳传人的指导,通过不断深入习练,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免疫力,快速在中老年朋友创造影响力。

四、陈氏通背拳在社会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一)有利于塑造市民强健的体魄。通过与陈氏通背拳的师傅交流得知,陈氏通背拳是一项将形体活动与呼吸吐纳结合的体育运动。陈氏通背拳柔和有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循环,为循环系统补充足够的血液,维持身体各部分的良好运行。在陈氏通背拳学习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耗氧量会适度减少,可以减少呼吸的次数,加深呼吸的深度,从而提高肺部的呼吸功能。

(二)陶冶市民的性情。由于陈氏通背拳是通过呼吸吐纳来进行的轻缓的身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状态会得到有效的放松。陈氏通背拳武术动作缓慢有力,可促使习练者在锻炼的过程中戒骄戒躁,培养耐性,从而使市民的身心得到舒展,陶冶市民的性情。

(三)丰富和发展了鹤壁市传统体育运动。在陈氏通背拳应用与推广的过程中,市民会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的特点对传统陈氏通背拳进行适度的创新,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陈氏通背拳在鹤壁市应用与推广不仅能对市民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其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陈氏通背拳作为民族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已经普遍受到校园学生的喜爱,无论在自身的特点方面还是政府支持方面都有着切实的可行性。

五、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强舆论宣传

政府应该作为陈氏通背拳传承的主导,不断的加强政策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支持,通过举办省市级的赛事或是提供丰富的影视题材,将陈氏通背拳的形式塑造成各种的街头、景点的标志性雕塑,提高人民对这种拳法的认识。政府应进一步将陈氏通背拳的发源地-----山城区陈家湾村的陈氏宗祠精心设计,打造一张一陈氏通背拳文化为主题的山城旅游的新名片,以此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人们对陈氏通背拳的认识和了解的同时,政府要鼓励其成立陈氏通背拳拳术研究委员会,定期的开展各种的座谈研讨会,进一步发掘整理完善陈氏通背拳的相关资料,同时鹤壁市宣传部已邀请陈氏通背拳团队录制陈氏通背拳的纪录片,加强对陈氏通背拳的宣传,制造舆论气势。

政策最基本的是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保护机制和措施,对陈氏通背拳的相关传承人进行保护,实施相应的物质鼓励,从而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从政府层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此外,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举办陈氏通背拳武术竞赛,根据影响力的不同,竞赛分为市级竞赛、省级竞赛、国家级竞赛和国际级竞赛。广邀国内外武术爱好者起来学习交流,以武会友,促进陈氏通背拳繁荣发展。

六、不断丰富完善陈氏通背拳的相关文化资料

陈氏通背拳的传承不仅是政府或是个人的支持,更要充分的挖掘其自身的潜在价值,向广大的世人展示其不凡的文化价值和健身技击价值,从而让更多人的人有兴趣了解学习这种拳法,我们要对陈氏通背拳法的套路进行详细的整理,充分的发掘其独特的技艺技术,按照练习的要求整理出由简到易的所有拳法,从而方便不同层次的人的学习。此外,鹤壁市委宣传部已着手录制陈氏通背拳宣传纪录片,方便人们对其了解和学习。

七、结语

作为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通背拳在现阶段应充分发挥和展示其不凡的文化价值和健身技击价值,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相关资料,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增强陈氏通背拳在社会的影响力,让人们感受到陈氏通背拳的魅力,将陈氏通背拳打造成为鹤壁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蜀ICP备20014858号-3